为了招揽文艺青年,Prada办了文学奖
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周刊
作者:艺术小白
发表于:2015/08/20 11:20

本届大赛海报
除了以贵价包包、高定服饰吸引“时装精”,如今,文艺青年也成了奢侈品牌Prada试图招揽的一群人——7月23日,Prada与意大利费尔特里内利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第三届Prada Journal文学大赛正式启动。
据Prada官网消息,今年的征文主题为:“光、影与海市蜃楼。事物有时并非如我们所见”(Illuminations, shadows and mirages. Things are not always what they seem)。和往年一样,Prada鼓励全世界的青年作家以母语写作,只需围绕主题并保证原创。去年,这个奖项收到了超过20种不同语言写就的故事。而本届评审名单上,不乏《质数的孤独》作者、意大利作家保罗·乔尔达诺(Paolo Giordano)级别的作家。
Prada方面表示,举办文学奖的初衷,是为世界各地善于捕捉现实和细微之处的文学爱好者创造一个独立的文学研究平台。这听起来与国内大大小小的文学奖无异,几无门槛、获奖者不仅将获得数千欧元的奖金、作品将被集结出版,今年,Prada更表示,获奖故事将被改编为剧本并直接以剧场形式呈献,形成三维的真实体验。除此以外,文学奖的颁奖典礼必然如星光熠熠的时尚派对,时尚界、文艺界大咖云集,这种人生赢家之感,无疑对全球的文艺青年都诱惑十足。
不要以为高大上的Prada文学奖离我们很远,事实上,早在2013年的首届比赛中,80后中国作家彭扬就成为5名获奖者之一。江苏籍作家彭扬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的获奖作品《灰故事》以不同视角描述了一个聋哑小男孩的生活,外媒称其“充满了梦幻般的描写”。
可以说,Prada作为顶级奢侈品牌,在打造“独立的文学研究平台”以外,文学奖的商业植入也令人玩味。连续三届比赛,其官网和海报上都有一副看似无深意的Prada眼镜,而三届赞助商Luxottica集团正是专为Prada、Chanel、Burberry等奢侈品牌代工眼镜的公司。针对今年的主题,Luxottica与Prada联合推出了Prada Journal光学眼镜,并打出“成为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观察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的广告语,广告与奖项的契合之高,且并不突兀。

路易威登基金会由著名建筑师弗兰克·盖里操刀
奢侈品进军文学艺术界,Prada并非首例。2006年,LVMH集团便成立了路易威登基金会,旨在鼓励和推动法国及世界当代艺术创作,造博物馆、办艺术展览,与各界文化名人合作。甚至基金会大楼本身都话题十足,这幢由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设计的“玻璃云”坐落于巴黎西郊布洛涅森林公园内,设有专门展出永久收藏品、短期展品和艺术家委托展品的展览厅,以及用于多学科演出和活动的多功能礼堂。
相比LVMH基金会,Prada的艺术基金会要低调许多。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 Prada)多次强调Prada基金会的独立运作性,无意与时尚有过多连结,也并不打算推出建筑师设计的包款,基金会外观甚至没有Prada任何标志。
纵观近年来,奢侈品牌纷纷都在寻求跨界的新突破。更传统一点的打开方式,是与生活方式的结合,比如Armani家居和时下火到需要提前两周预约的Gucci首家中国餐厅——1921 Gucci等。Armani家居除了卖家具成品,还提供空间设计和打造;1921 Gucci则延续了Gucci的品牌精神,复古装潢配天鹅绒座椅和木质混搭设计,从餐巾、餐具甚至菜单都细节满满,这类贩卖生活方式的体验让奢侈品牌显得“亲民”。
奢侈品牌的终极奥义是感官体验和享受,由此催生出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跨界衍生品,而这种用产品以外的不同视角表达品牌内涵,不妨可视作对奢侈品牌精神的全面解读。
相关内容/ RELATED CONTENT
- 用临摹的赝品调包了价值亿元画作 2015/08/17 16:04
-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美术作品展开幕 2015/07/22 16:53
- M+希克收藏巡展曼城 2015/07/16 17:32
- 中国艺术家户外雕塑展将首次英国 2015/07/16 16:23
- 央美教师写生展拉开纪念抗战胜利 2015/07/08 11:12
-
为了招揽文艺青年,Prada办了文学奖
- 2015/08/20 11:20
-
用临摹的赝品调包了价值亿元画作
- 2015/08/17 16:04
-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美术作品展开幕
- 2015/07/22 16:53
-
M+希克收藏巡展曼城
- 2015/07/16 17:32
-
中国艺术家户外雕塑展将首次英国呈现
- 2015/07/16 16:23
-
-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主题馆
时间:11/22 - 03/31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第十届上海双年展主题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
合作媒体/ cooperation media
新闻投稿/ news contribution
电话:
邮箱:yphx_org@sina.com
邮箱:yphx_org@sina.com